亚洲十大信誉彩票平台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面向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需求,遵循“立德树人,自主发展,追求卓越”教育理念,秉承师德高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情感深厚、业务精湛、意志坚强的专家型骨干教师目标追求,着力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浓厚的教育意识和突出的教育能力的乐教适教骨干生物教师。
二、毕业要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形成专业毕业要求如下,使学生能够:
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2. 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规,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
3. 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国际化视野。
4. 具有宽厚的数理化和计算机基础,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 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基本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6. 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管理、教学研究的基本职业技能和初步经验。
7. 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及一定的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
9. 具有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有效管理时间,养成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10.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制、毕业学分、毕业小时与授予学位类型
1. 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2. 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5学分+师范教育课程实践研习40小时。
3.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 系列 | 课程类型 | 课程 | 学分 | 占毕业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毕业总学时比例 | 周数 | 小时 |
性质 | ||||||||
正式 课程 | 通识教育 | 必修 | 32 | 19.40% | 808 | 27.10% | 2.5W | |
选修 | 10 | 6.10% | 160 | 5.40% | ||||
大类教育 | 必修 | 39.5 | 23.90% | 768 | 25.70%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54.5 | 33.00% | 784 | 26.30% | 13W | ||
选修 | 29 | 17.60% | 464 | 15.50% | ||||
非正式课程 | 40H | |||||||
合计 | 165 | 100.00% | 2984 | 100.00% | 15.5W | 40H |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形成以下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
1. 系统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 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化分离与分析等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的基本技能;
3.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生物工程相关原理的基础知识;
4. 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 初步掌握生物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生物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
6. 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
7.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8.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学制、毕业学分、毕业小时与授予学位类型
1. 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2. 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5学分+非正式课程40小时。
3.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 系列 | 课程类型 | 课程 | 学分 | 占毕业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毕业总学时比例 | 周数 | 小时 |
性质 | ||||||||
正式 课程 | 通识教育 | 必修 | 32 | 19.40% | 808 | 28.30% | 2.5W | |
选修 | 6 | 3.60% | 96 | 3.40% | ||||
大类教育 | 必修 | 34.5 | 20.90% | 672 | 23.50%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45.5 | 27.60% | 768 | 26.90% | 8W | ||
选修 | 13 | 7.90% | 208 | 7.30% | ||||
师范教育 | 必修 | 30 | 18.20% | 240 | 8.40% | 16W | ||
选修 | 4 | 2.40% | 64 | 2.20% | ||||
非正式课程 | 师范教育实践研习 | 40H | ||||||
合计 | 165 | 100.00% | 2856 | 100.00% | 26.5W | 40H |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与工程学的系统知识体系,掌握生物产品生产的科学原理,具有扎实的生物工程基础理论、全面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生物工程领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过程设计、技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与管理的复合人才。
二、毕业要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以“厚基础、重实践、鼓励创新”为培养宗旨,形成以下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生物科学及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 熟练掌握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和生物分离设备等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技能;
3. 掌握本专业所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工艺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生物技术相关原理和基础知识;
4. 初步掌握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会运用工程学的技术、工艺,辅助以现代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开发和工艺的改进,将之变为产品;
5. 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 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读、写、说能力,可以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
7. 了解工程伦理,熟悉生物工程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8. 了解工厂和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毕业小时与授予学位类型
1. 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2. 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5学分+非正式课程40小时。
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化工原理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 系列 | 课程类型 | 课程 | 学分 | 占毕业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毕业总学时比例 | 周数 | 小时 |
性质 | ||||||||
正式 课程 | 通识教育 | 必修 | 32 | 19.40% | 808 | 27.50% | ||
选修 | 10 | 6.10% | 160 | 5.40% | ||||
大类教育 | 必修 | 39.5 | 23.90% | 768 | 26.10%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61 | 37.00% | 844 | 28.70% | 19W | ||
选修 | 22.5 | 13.60% | 360 | 12.20% | ||||
非正式课程 | 0.00% | 40H | ||||||
合计 | 165 | 100.00% | 2940 | 100.00% | 19W | 40H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