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十大信誉彩票平台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1.党支部
2.支部设置
行政后勤党支部
书记:洪玉珊 委员:魏秋兰、申聪香
创新强校攻坚党支部
书记:阳成伟 副书记:朱建华 委员:吴建新、胡博
生物工程党支部
书记:庞启华 委员:尤蓉、王萌萌、仇志恒
植物科学党支部
书记:王亚琴 委员:黄胜琴、江洁明
动物科学党支部
书记:肖智 副书记:李楚华 委员:吴磊、付胜利
昆虫科学与生态学党支部
书记:汪肖云 委员:都二霞、任充华
博士第一党支部
书记:韩丹璐 委员:刘丽、胡启豪
博士第二党支部
书记:张令坤 委员:傅琼、王飞格
博士第三党支部
书记:陈建林 委员:刘传良、白明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书记:顾玲 副书记:麦子帆 委员:李中华、彭伟鑫、魏娟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书记:吴旭建 副书记:许佳慧 委员:刘珊珊、邓柠檬、高睿迪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书记:董任科 副书记:苏华 委员:李梓钊、蔡洁、李惠冬
教育硕士第一党支部
书记:张英杰 副书记:林翠霞 委员:宋绮雯、饶炳香、孙婷
教育硕士第二党支部
书记:许容榕 副书记:曾迎婷 委员:骆丹萍、余思瑾、李娟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书记:刘晓涛 副书记:彭金娣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书记:张勇 副书记:谭丽庄 委员:梁伟杰、李瑜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书记:张幸 副书记:罗汶涛
3.各支部风采
(1)行政后勤党支部
基本情况:行政后勤党支部委员会由学院办公室主任洪玉珊同志担任书记,另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名,
工作特色:行政后勤党支部成员主要由学院办公室和实验中心的教工组成,工作职责主要是为一线的教学科研老师做好实验后勤的保障和服务工作,发挥着学院中枢、桥梁作用,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是师生们的贴心人。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院办和院实验室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大家都能一切以学院的利益为重,积极开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师生生活,及时反映群师生的意见和要求,积极支持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活动。
(2)创新强校攻坚党支部
基本情况:创新强校攻坚党支部委员会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阳成伟同志担任书记,另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9名,预备党员1名。
工作特色:创新强校攻坚党支部成员主要由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青年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组成。该党支部坚持“围绕学科建设抓好党建,抓好党建促进学科建设”的理念,探索和实施教工党支部建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的模式,将党支部的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组织建设与学科、科研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18年9月,创新强校攻坚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100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3)生物工程党支部
基本情况:生物工程党支部委员会由生物工程系教授庞启华同志担任书记,另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4名。
工作特色:生物工程党支部成员主要由生物工程系教工组成。该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社会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生物工程专业在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特色,组织引领师生投入到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工作中;牵头申报并获批成立广东省药食生物资源加工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校企合作,帮助教师科研和成果转化,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力。
(4)植物科学党支部
基本情况:植物科学党支部委员会由学院党委委员王亚琴同志担任书记,另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8名。
工作特色:植物科学党支部成员主要由植物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该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人才培养”项目,党支部成员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第二课堂科研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更早地投入科学研究。党支部鼓励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和数字化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课件等,培育精品课程。2019年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动物科学党支部
基本情况:动物科学党支部委员会由生物科学系主任肖智同志担任书记,另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2名。
工作特色:动物科学党支部成员主要由动物学科想想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该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科学研究”项目,该党支部依托学院目前拥有的 “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优质环保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工作和校外基地的建设,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建科研教学基地促进了地方和企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拓展了学院的办学空间,提升了学院科研和教学的水平。
(6)昆虫科学与生态学党支部
基本情况:昆虫科学与生态学党支部委员会由副院长汪肖云同志担任书记,另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1名。
工作特色:昆虫科学与生态学党支部成员主要由“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华南师范大学生态科学研究所”的教工组成。该党支部依托科研平台,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潜力的30-35岁左右的青年拔尖人才,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单位交流合作和提升,不断充实学院师资队伍。
标签: